中国 诗学与域外汉籍研究双管齐下。
重显中国古代 文学 批评方法的隐而未彰的体系。
既有构建体系的雄心,也有爬梳史料的功力。
内容简介
若以孟子提出“说诗”方法为起点,则中国文学批评已有约两千三百年的历史。那么,在西方学术进入中国之前,中国人是如何进行文学批评的呢?
本书回溯两千余年的历史,梳理汗牛充栋的文献,总结出三种最能体现传统文学批评精神的方法,即受儒家 思想 影响的“以意逆志”法,受学术传统影响的“推源溯流”法,以及受庄禅思想影响的“意象批评”法。又探讨选本、摘句、诗格、论诗诗、诗话、评点六种批评形式的形成和发展,体用兼备。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整体把握与研究,将其隐而未彰的体系重显出来,并将这一体系不断完善、丰富的历史呈现出来,在重显与呈现的过程中,揭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和 现代 意义。
作者简介
张伯伟,1959年生,上海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诗学和域外汉籍。著有《全唐五代诗格汇考》《东亚汉文学研究的方法与实践》《 日本 世说学文献序录》《中国 诗词 曲史略》《回向文学研究》等。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