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天下 | 精选资源分享

生与死

出版刊物 2024-11-28 712 0

作者简介

何冠彪,1953年生于香港,香港大学 哲学 博士,曾为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现执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著有《戴名世研究》《明末清初学术 思想 研究》《明清 人物 与著述》等专著六种,在《 历史 研究》《汉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在论说上有新议”与“在资料上有发现”,乃何冠彪先生著述之宗旨。

生与死

内容简介

一部研究明清之际士大夫的开创性著作。

为何明末殉国人数为历朝之冠?《生与死》聚焦明末士大夫在王朝更替时所呈现的立场和心态,生动再现了易代之际士人的各种 人生 面向和复杂 心理 。大学问出品

明清易代之际,面对家与国、忠与孝、生与死等两难问题,士大夫们究竟该如何抉择?杨念群、严志雄、冯贤亮一致推荐。

【内容简介】

为何明清易代之际殉国士大夫的人数居历朝之冠?为何殉国者和屈身新朝的遗民内心都有挥之不去的生死情结?生死抉择的背后究竟有哪些复杂动机?《生与死》聚焦明末士大夫在明清王朝更替之际所呈现的立场和心态,特别是殉国表现与生死观念,以及时人对殉国者的评价,生动再现了明清之际士大夫的各种人生面向与复杂心理。全书以士大夫这一 社会 阶层为研究对象,对其诸多心理困境做了细致的辨析和解说,有助于今人理解传统士人精神在明清转型时期的嬗变历程,近距离观察当时 知识 阶层的形态,进而了解当时的社会及 政治 状况。

【《生与死》亮点】

1.港台著名学者何冠彪先生代表作,杨念群、冯贤亮一致推荐,《东方历史评论》重点评介;简体中文版首版,“大学问•明清以来文史研究系列”新品。

2.一部研究明清之际士大夫的开创性著作。明清之际的历史与人物,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优秀成果频出,何冠彪教授《生与死》一书则是较早涉及这一领域的优秀学术成果,其开创的学术范式影响了其后的研究,被同类著作频繁引用或借鉴。

3.以小人物折射大历史,整体与个案相结合,重回历史现场。《生与死》不仅对史可法、瞿式耜、刘宗周、黄道周等耳熟能详历史人物的生死抉择作以叙述,也对一些士大夫遗民内心的生死情结加以阐明,通过大量的个案,演绎了明清王朝更替大历史背后的个体命运。

4. 揭示了明清易代之际士大夫群体的“时代心理”和“社会心理”。面对大顺军进京、清兵入关、薙法令等巨大冲击,究竟该如何抉择:选择生还是死?忠还是孝?早死还是晚死?这些不同的选择背后究竟有哪些复杂的动机?《生与死》对明末士大夫群体出处仕隐、生死抉择等的生动刻画,堪称一部明清易代之际士大夫的心态史。

5.借助丰富史料,读解士人命运。援引大量正史、时 人文 集记载,无论是史料勾稽,还是士大夫心态的梳理,以及对此心态的论断,皆言之有据。

6.装帧 设计 考究,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护封用《柳如是仿古山水册页》、封面用《河东君初访半野堂小影》与陈寅恪先生的题诗,既典雅古朴,又契合图书主题。

【名家推荐】

中国 历史凡遇鼎革,总有人会以身殉国,其中尤以宋元之际、明末清初这两个时段的士人 行为 最为引人注目。因为这两个历史时期恰逢非华夏族群入继大统,而不只是汉人王朝内部的改朝换代。由旧朝遗民被迫易服换装为异族新朝臣子,必然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进而做出各类反抗举动。明季殉国者之数量为历朝之冠,明季何以出现如此奇观颇值得体味深研。

何冠彪先生此著揭示出,明季士大夫遭遇大顺军进京和满人入关前后两波冲击,在面临生死抉择时,“殉国”与“殉君”虽常视为同义,却同时增添了夷夏大防思想的制约。层层压力反复叠加,掀起超乎寻常的情感震荡。以至于持续造成了“忠”与“孝”,“经”与“权”,苟活践行仁义还是誓死报答君恩之间的内在紧张。偷生于新朝的遗民面对殉死旧朝的忠烈,更是时时遭遇“殉节”与“守节”孰难孰易等人生难题的拷问。《生与死》对明季士大夫的诸多心理困境均有细致的辨析解说,有助于理解传统士人精神在明清转型时期的嬗变历程。

——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 清史 研究所教授

《生与死》作者引述魏禧《日录•里言》之语云:“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知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今人每持近世国族主义(nationalism)或泛道德主义(moralism)妄议明清之际士大夫生死去就之事,正坐此“学者大病”,以其不曾或不能设身处地,从特定历史时空之“事里局中”看待问题。此中之“事”与“局”,涉及当时之历史情实及人生抉择,以及后之学者应思考何种议题、如何展开论述等“范式”,非逞一己之私、一时之痛快即可奏效。《生与死》陈述、分析了大量案例及相关文献,对吾人了解明清鼎革之际士大夫“生与死”之事之局大有裨益,亟宜详参细读。

——严志雄,香港中文大学中 国语 言及 文学 系教授

何冠彪先生的这部专著,深刻揭示了明末士大夫面对明清王朝更替时所呈现的立场、心态,尤以殉国表现与生死观念为重。这是有关那个时代士人 生活 的本色以及意义 世界 之追寻最重要、最精彩的研究。

——冯贤亮,复旦大学 历史学 系教授

面对生与死,明清之际的士大夫同样面临着两难的抉择。相关的研究,我倒觉得最为重要的研究成果还是何冠彪所著的《生与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择》一书。无论是史料的钩稽,还是士大夫心态的梳理,以及对此心态的论断,无不言出有据,避免了断想式的片面与武断。

——陈宝良,西南大学历史 文化 学院、民族学院教授/《东方历史评论》访谈

【编辑推荐】

明清易代之际殉国士大夫的人数为何居历朝之冠?

面对大顺军进京、清兵入关,为何有些明季士大夫必须殉国?

明季士大夫殉国的原因有哪些?

“家”与“国”,“忠”与“孝”,生与死,到底要作何抉择?

是要奴颜婢膝委身新朝,还是轰轰烈烈抗争至死?

以上这些问题都能在《生与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择》中找到相应的答案。《生与死》将穿破历史迷雾,深刻揭示明清之际士大夫在面对王朝更替时所呈现的各种立场及其背后的复杂心态。

何冠彪,1953年生于香港,香港大学哲学博士,曾为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现执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著有《戴名世研究》《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研究》《明清人物与著述》等专著六种,在《历史研究》《汉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在论说上有新议”与“在资料上有发现”,乃何冠彪先生著述之宗旨。

下载地址

闲趣赚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https://pantx.cn/28864.html

(0)
收藏 (0)

评论列表